矛与盾 (字)
先秦:韩非
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“ 吾盾之坚 , 物莫能陷也 。
”又誉其矛曰:“ 吾矛之利 , 于物无不陷也 。
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,陷子
王勃故事 (字)
宋代:宋祁
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,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,因出纸笔遍请客,莫敢当,至勃,泛然不辞。
都督怒,起更衣,遣吏伺其文辄报。
一再报,语益奇
叶公好龙 (字)
两汉:刘向
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
于是天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。
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
【双调】庆东原 (字)
元代:白朴
忘忧草,含笑花,劝君闻早冠宜挂。
那里也能言陆贾,那里也良谋子牙,那里也豪气张华?千古是非心,一夕渔樵话。
黄金缕,碧玉箫,温柔乡里寻
文侯与虞人期猎 (字)
魏文侯与虞人期猎。
是日,饮酒乐,天雨。
文侯将出,左右曰:“今日饮酒乐,天又雨,公将焉之?”文侯曰:“吾与虞人期猎,虽乐,岂可不一会
人有亡斧者 (字)
先秦:吕不韦 撰
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人之子。
视其行步,窃斧也;视其颜色,窃斧也;听其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者也。
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,他
杀驼破瓮 (字)
南北朝:伽腽肭
昔有一人,于瓮中盛谷。
骆驼入瓮食谷,首不得出。
主人以为忧,无计可施。
有一老人来语之,曰:“汝莫忧,吾有以教汝出。
铁杵磨针 (字)
明代:郑之珍
磨针溪,在眉州象耳山下。
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
过小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
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
刻舟求剑 / 楚人涉江 (字)
先秦:佚名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
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
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
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
晏子谏杀烛邹 (字)
先秦:刘向 编
齐景公好弋,使烛邹主鸟而亡之。
公怒,诏吏欲杀之。
晏子曰: “烛邹有罪三,请数之以其罪杀之。
”公曰:“可。
世无良猫 (字)
清代:乐钧
某恶鼠,破家求良猫。
厌以腥膏,眠以毡罽。
猫既饱且安,率不食鼠,甚者与鼠游戏,鼠以故益暴。
某恐,遂不复蓄猫,以为天下无良猫也。
孟母三迁 (字)
邹孟轲母,号孟母。
其舍近墓。
孟子之少时,嬉游为墓间之事。
孟母曰:“此非吾所以居处子。
林琴南敬师 (字)
清代:佚名
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,从师读。
师贫甚,炊不得米。
林知之,亟归,以袜实米,满之,负以致师。
师怒,谓其窃,却弗受。
杂剧·西游记·第三本 (字)
元代:杨景贤
羲驭流光泰宇清宝筵初启百花明云中缥缈黄金相日下瞻依白玉京 第九折神佛降孙(孙行者上,云)一自开天辟地,两仪便有吾身,曾教三界费精
枭逢鸠 / 枭将东徙 (字)
鸠曰:“子将安之?”枭曰:“我将东徙。
”鸠曰:“何故?”枭曰:“乡人皆恶我鸣。
以故东徙。
”鸠曰:“子能更鸣,可矣;不能更鸣,东徙,
吴起守信 (字)
明代:宋濂
昔吴起出,遇故人,而止之食。
故人曰:“诺,期返而食。
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
”故人至暮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
鹬蚌相争 (字)
赵且伐燕,苏代为燕谓惠王曰: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。
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箝其喙。
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!’蚌亦谓
董行成 (字)
宋代:佚名
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。
有一人从河阳长店,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。
天欲晓,至怀州。
行成至街中,见之,叱曰:“个贼住!即下驴来!”遂承
郑人买履 (字)
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足,而置之其坐。
至之市,而忘操之。
已得履,乃曰:“吾忘持度。
”反归取之。
杨氏之子 (字)
南北朝:刘义庆
梁国杨氏子九岁,甚聪惠。
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。
为设果,果有杨梅。
孔指以示儿曰:“此是君家果。
愚人食盐 (字)
南北朝:僧伽斯那
昔有愚人,至于他家。
主人与食,嫌淡无味。
主人闻已,更为益盐。
既得盐美,便自念言:“所以美者,缘有盐故。
【大石调】青杏子_咏雪空外六 (字)
咏雪空外六花番,被大风洒落千山。
穷冬节物偏宜晚,冻凝沼沚,寒侵帐幕,冷湿阑干。
【归塞北】貂裘客,嘉庆卷帘看。
好景画图收不尽,好题诗
二翁登泰山 (字)
未知:佚名
昔有二翁,同邑(里)而居。
甲翁之妻子去乡,唯叟一人而已。
一日,叟携酒至乙翁第,二人对酌,不亦乐乎!乙翁曰:“向吾远游冀﹑雍,然(但
杂剧·死生交范张鸡黍 (字)
元代:宫天挺
楔子(正末扮范巨卿同冲末扮孔仲山、张元伯、净扮王仲略上,正末云)小生姓范名式,字巨卿,山阳金乡人也。
这一个秀士,姓张名劭,字元伯,
三人成虎 (字)
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,谓魏王曰:‘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否。
’‘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疑之矣。
’‘三人
掩耳盗铃 (字)
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;以锤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
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
恶人闻之,可也;恶己自闻之,悖
陈元方候袁公 (字)
陈元方年十一时,候袁公。
袁公问曰:“贤家君在太丘,远近称之,何所履行?”元方曰:“老父在太丘,强者绥之以德,弱者抚之以仁,恣其
邴原泣学 (字)
明代:礼赞
邴原少孤,数岁时,过书舍而泣。
师曰:“童子何泣?”原曰:“孤者易伤,贫者易感。
夫书者,凡得学者,有亲也。
一则愿其不孤,二则羡其得学
桑生李树 (字)
南顿张助,于田中种禾,见李核,欲持去,顾见空桑,中有土,因植种,以余浆溉灌。
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,转相告语。
有病目痛者,息阴下,言:
晏子使楚 (字)
一晏子使楚。
楚人以晏子短,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。
晏子不入,曰:“使狗国者从狗门入,今臣使楚,不当从此门入。
”傧者更道,从大
伯牙绝弦 (字)
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
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
外科医生 (字)
明代:江盈科
有医者, 自称善外科。
一裨将阵回,中流矢,深入膜,延使治。
乃持并州剪,剪去矢官,跪而请酬。
裨将曰:“镞在膜内须亟治。
画蛇添足 (字)
楚有祠者,赐其舍人卮酒,舍人相谓曰:“数人饮之不足,一人饮之有余。
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
”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卮,右
父善游 (字)
有过于江上者,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,婴儿啼。
人问其故。
曰:“此其父善游。
” 其父虽善游,其子岂遽善游哉?以此任物,亦必悖
学弈 (字)
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
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;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。
虽与之俱学,弗
承宫樵薪苦学 (字)
承宫,琅邪姑幕人。
少孤,年八岁,为人牧猪。
乡里徐子盛明《春秋》经,授诸生数百人。
宫过其庐下,见诸生讲诵,好之,因忘其猪而听经。
寇准读书 (字)
初,张咏在成都,闻准入相,谓其僚属曰:“寇公奇材,惜学术不足尔。
”及准出陕,咏适自成都罢还,准严供帐,大为具待。
咏将去,准送之郊,
荀巨伯探病友 / 荀巨伯探友 (字)
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,友人语巨伯曰:“吾今死矣,子可去。
”巨伯曰:“远来相视,子令吾去,败义以求生,岂荀巨伯所行邪?”贼
揠苗助长 (字)
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,谓其人曰:“今日病矣!予助苗长矣!”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。
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。
以为无益
师旷撞晋平公 (字)
晋平公与群臣饮,饮酣,乃喟然叹曰:“莫乐为人君!惟其言而莫之违。
”师旷侍坐于前,援琴撞之。
公被衽而避,琴坏于壁。
公曰:“太师谁撞?
读书要三到 (字)
宋代:朱熹
凡读书......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只是要多诵数遍,自然上口,久远不
富人之子 (字)
宋代:苏轼
齐有富人,家累千金。
其二子甚愚,其父又不教之。
一日,艾子谓其父曰:“君之子虽美,而不通世务,他日曷能克其家?”父怒曰:“吾之子敏而
【中吕】快活三过朝天子 (字)
元代:胡祗遹
赏春梨花白雪飘,杏艳紫霞消。
柳丝舞困小蛮腰,显得东风恶。
野桥,路迢,一弄儿春光闹。
夜来微雨洒芳郊,绿遍江南草。
人有负盐负薪者 (字)
唐代:李延寿
人有负盐负薪者,同释重担息树阴。
少时,且行,争一羊皮,各言藉背之物。
久未果,遂讼于官。
惠遣争者出,顾州纪纲曰:“以此羊皮可拷知
一毛不拔 (字)
魏晋:邯郸淳
一猴死,见冥王,求转人身。
王曰:“既欲做人,须将毛尽拔去。
”即唤夜叉拔之。
方拔一根,猴不胜痛叫。
【正宫】醉太平 忆旧 (字)
元代:刘庭信
泥金小简,白玉连环,牵情惹恨两三番。
好光阴等闲,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。
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,锦澜斑香闺春老杏花残,奈薄情未还。
截竿入城 (字)
魏晋:邯郸淳 撰
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,初竖执之,不可入;横执之,亦不可入。
计无所出。
俄有老父至,曰:“吾非圣人,但见事多矣!何不以锯中截而入?"遂依
多歧亡羊 (字)
先秦:列御寇
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党,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
杨子曰:“嘻!亡一羊何 追者之众?”邻人曰:“多歧路。
”既反,问:“获羊乎?”曰:
虎求百兽 (字)
荆宣王问群臣曰:“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,果诚何如?”群臣莫对。
江乙对曰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
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!天帝使我长百
嫦娥奔月 / 嫦娥飞天 (字)
两汉:刘安 撰
昔者,羿狩猎山中,遇姮娥于月桂树下。
遂以月桂为证,成天作之合。
逮至尧之时,十日并出。
焦禾稼,杀草木,而民无所食。
画地学书 (字)
宋代:欧阳修
欧阳修,字永叔,庐陵人。
四岁而孤,母郑,守节自誓,亲诲之学。
家贫,至以荻画地学书。
幼敏悟过人,读书辄成诵。
滥竽充数 (字)
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
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
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
朝三暮四 (字)
宋有狙公者,爱狙,养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;狙亦得公之心。
损其家口,充狙之欲。
俄而匮焉,将限其食,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。
先诳之曰:“与若
北人食菱 (字)
北人生而不识菱者,仕于南方,席上啖菱,并壳入口。
或曰:“食菱须去壳。
”其人自护所短,曰:“我非不知,并壳者,欲以去热也。
”问者
问说 (字)
清代:刘开
君子之学必好问。
问与学,相辅而行者也。
非学无以致疑,非问无以广识;好学而不勤问,非真能好学者也。
理明矣,而或不达于事;识其大矣
精卫填海 (字)
又北二百里,曰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,有鸟焉,其状如乌,文首,白喙,赤足,名曰: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。
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
女娃游于